最安全的配资平台 商业化产品为零、累亏8.5亿!拟IPO的禾元生物“稻米造血”技术引诉讼

  • 首页
  • 股票网上配资平台
  • 配炒股配资
  • 炒股10倍杠杆软件
  • 股票网上配资平台_配炒股配资_炒股10倍杠杆软件
    你的位置:股票网上配资平台_配炒股配资_炒股10倍杠杆软件 > 炒股10倍杠杆软件 > 最安全的配资平台 商业化产品为零、累亏8.5亿!拟IPO的禾元生物“稻米造血”技术引诉讼
    最安全的配资平台 商业化产品为零、累亏8.5亿!拟IPO的禾元生物“稻米造血”技术引诉讼
    发布日期:2025-04-12 21:09    点击次数:168

    最安全的配资平台 商业化产品为零、累亏8.5亿!拟IPO的禾元生物“稻米造血”技术引诉讼

      近日,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禾元生物”)更新了招股书申报稿。

      据申报稿,禾元生物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拥有全球领先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即公司通过基因工程水稻生产药品,实现以水稻“造血”,解决国内血浆供给短缺问题。其核心产品HY1001已完成国内III期临床研究,公司已向CDE提交HY1001用于“低白蛋白血症”适应症的新药上市申请,并于2024年9月获得受理;HY1002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

      贝达药业(300558)是禾元生物重要股东之一,2022年贝达药业以货币资金5.56亿元认缴禾元生物新增注册资本2891.45万元,每股价格19.24元,贝达药业直接持有公司7.47%股份,此外贝达药业的关联方杭州贝铭合计也持有公司股份,二者合计持股9.02%。

      由于公司药品均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开展商业化生产销售,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销售药用辅料、科研试剂及其他产品的收入及少量技术服务收入,2024年收入仅2522万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8.51亿元。

      《财中社》发现,禾元生物核心产品的市场需求存在下降趋势,但公司产能规划却相对“激进”;另外,公司陷入与实控人前雇主的专利纠纷,若判决结果不利,可能面临较大金额的赔偿。

      未弥补亏损8.51亿元,无商业化产品

      如前所述,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销售药用辅料等的收入,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340万元、2426万元和2522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1.87亿元和-1.51亿元,持续亏损。这主要是因为公司持续的研发支出,各期分别为1.1亿元、1.59亿元和1.17亿元;另外,公司每年有较高金额的管理费用,各期为5657万元、5398万元和588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422.2%、222.47%和233.52%。直至目前,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8.51亿元,药品还处于在研阶段,未能实现商业化销售收入。

      禾元生物核心产品HY1001是利用水稻胚乳细胞表达,经提取、纯化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品,国内尚无同类药品上市,全球仅安睿特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药品于2024年和2025年分别在俄罗斯和吉尔吉斯斯坦实现注册上市。据申报稿,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药品可以使得人血清白蛋白的来源不再受血浆来源限制,解决国内血浆供给短缺问题,扭转60%的人血清白蛋白需要进口的局面,满足临床需求缺口。但目前,公司的HY1001适应症仅为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而人血清白蛋白适应症较广,临床应用广泛,禾元生物还未开展针对其他适应症的临床研究,临床使用恐怕受限。

      而且,目前人血清白蛋白的临床使用上存在一定不合理用药问题,于2023年1月13日被纳入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相应地,2023年人血清白蛋白药品各季度全国样本医院销售同比分别变化34.80%、11.65%、-5.68%、-7.31%,纳入目录后有所下滑。

      即便仅考虑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这一适应症,仍然存在一些不利情况。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中国肝硬化腹水发病例数预计将由2017年的71.3万例逐年降低至2030年的49.2万例,主要是因为肝炎在中国得到较好控制。

      HY1002是公司研发的针对儿童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抗腹泻剂,是通过基因工程水稻生产的重组人乳铁蛋白和重组人溶菌酶制成的复方口服液,目前无同种药品上市。据申报稿,由于轮状病毒胃肠炎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措施,以辅助、对症、支持性治疗为主,而公司的HY1002为对因治疗药物。但需说明的是,轮状病毒疫苗作为有效预防手段接种率在逐年提升,国内已有3款轮状病毒疫苗上市,7款在研。2021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完成轮状疫苗接种率约为21.86%,若未来轮状病毒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预计到2030年接种率提高至80%,这将不利于市场拓展。

      本次IPO禾元生物拟发行8945万股普通股,预计募集资金不少于35.02亿元。其中最大的募投项目为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总额19.09亿元。对于项目具体的投资测算情况,禾元生物未有详细说明。

      但近两年公司固定资产规模猛增。目前公司已建成年产10吨OsrHSA原液及制剂cGMP智能化生产线,此外,公司已于2024年9月开工建设IPO募投项目“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将建成年产120吨OsrHSA原液cGMP智能化生产线。

      2021年中国市场人血清白蛋白的批签发数量约为645.2吨,对应多种适应症;而针对公司的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审核问询回复显示,公司测算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上市第五年销量为41.23吨。目前公司规划产能为130吨,约为行业总规模的20.15%,上市第五年销量的三倍有余。

      实控人以水稻“造血”

      禾元生物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实控人杨代常。杨代常为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分子遗传学专业。根据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发布的文章《杨代常:种出“人血清白蛋白”不是科幻》,杨代常是我国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杂交水稻研究先驱朱英国院士的“朱门”大弟子,杨代常踏上研究道路的契机是1975年在一次杂交水稻培训班上与朱英国的首次接触。

      十年后,他在朱英国的帮助和鼓励下,以首届插班生的身份考入武汉大学,成为朱英国的第一个硕士生、第一个博士生。毕业后,杨代常到美国、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学习、工作,成为美国加州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即下文的Ventria Bioscience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和实验室主任。2005年,接到朱英国电话后,他放弃美国的一切,回到母校武汉大学投入研究。2006年11月发起设立禾元有限。

      目前禾元生物共有境内发明专利11项,这些专利技术中与“水稻生产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有关的全部技术归杨代常所有,其中,杨代常取得序号1的发明专利授权后作为出资变更给公司,序号4、5专利,为武汉大学受公司委托研究开发,所有权归公司所有。序号9专利,由武汉大学与公司共同承担;序号2、8、10专利,为杨代常在武汉大学任职期间完成,为职务发明,后武汉大学将专利授权转让给公司。其他专利则为公司原始取得。

      然而,禾元生物的产品却陷入了与实控人前雇主的专利纠纷。

      深陷专利纠纷

      禾元生物目前存在由Ventria Bioscience提起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337调查事项。

      根据保荐工作报告,禾元生物实际控制人杨代常于1999年3月至2005年4月在美国Ventria Bioscience公司任项目负责人、实验室主任/科学家/高级科学家,2006年11月杨代常发起设立禾元有限。全球采用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表达系统的企业只有禾元生物和美国的Ventria Bioscience。

      2011年1月,Ventria Bioscience曾起诉杨代常,主张其支付曾供职于Ventria Bioscience期间引起的各种索赔等,2013年Ventria Bioscience撤诉。

      2020年12月,Ventria Bioscience以禾元生物的产品侵犯美国注册专利951专利及416专利的部分权利为由,向ITC提出对发行人进行337调查,并于次年2月在堪萨斯州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

      2022年9月,ITC作出337调查终裁:对禾元生物未经授权的侵权产品(存在侵权951专利的产品)发布有限排除令,并终结本案调查。

      2022年11月,基于终裁结果,Ventria Bioscience向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上诉并提交复审请求书。2023年3月,Ventria Bioscience撤回上诉。2025年2月,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作出判决,维持ITC作出的337调查终裁结果。堪萨斯州联邦地区法院诉讼预计将在上述判决生效后恢复审理。据申报稿,若堪萨斯州法院进一步做出对公司不利的裁决,公司可能面临较大金额的赔偿。

      此外最安全的配资平台,公司因诉讼事项每年支出较高费用。2022-2024年,禾元生物管理费用中的专业服务费分别为1949万元、1006万元和1669万元,除上市事宜发生的服务费以外即为诉讼费等相关费用。